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一、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
存在有效的专利权
有侵权行为
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行为主要是指未经许可,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例如,甲公司拥有一项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发明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就制造带有这种节能技术发动机的汽车并销售,这就构成了侵权行为。
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许可,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比如,丙公司有一款手机外观设计专利,丁公司未经许可制造外观相同的手机并进行销售,这属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二、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
等同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
三、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权:一旦认定侵权,法院通常会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例如,要求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等。
赔偿损失:侵权人需要对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例如,如果专利权人因为侵权行为损失了 100 万元的销售利润,侵权人就可能需要赔偿这 100 万元。
消除影响:如果侵权行为给专利权人的商业信誉等造成了不良影响,侵权人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比如,在相关媒体上发布声明澄清事实等。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四、应对专利侵权的措施
专利权人的应对措施
证据收集:如果发现可能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应及时收集证据。证据包括侵权产品、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等。例如,购买侵权产品并保存好购买凭证,对侵权产品进行拍照、录像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非常重要。
发送警告函:在采取法律行动之前,可以先向侵权人发送警告函,明确指出侵权行为,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警告函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有时侵权人在收到警告函后会主动停止侵权行为。
提起诉讼或请求行政处理:如果侵权人未停止侵权行为,专利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处理。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专利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被指控侵权人的应对措施
核实情况:在收到侵权指控后,首先要核实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构成侵权。可以对自己的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对比,必要时咨询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或律师。
提供证据证明不侵权或有合法来源: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产品不侵权,例如自己的技术是独立研发的,有研发记录等可以作为证据。如果产品是合法取得的,例如有合法的进货渠道,能够提供进货合同、发票等,可以主张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可能仍然需要停止侵权行为。